歌詞(Lyrics):

There was a time when men were kind
When their voices were soft
And their words inviting
There was a time when love was blind
And the world was a song
And the song was exciting
There was a time
Then it all went wrong

I dreamed a dream in time gone by
When hope was high
And life worth living
I dreamed that love would never die
I dreamed that God would be forgiving
Then I was young and unafraid
And dreams were made and used and wasted
There was no ransom to be paid
No song unsung, no wine untasted

But the tigers come at night
With their voices soft as thunder
As they tear your hope apart
And they turn your dream to shame

OskarBri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當前的社會潮流與流行文化

 

計畫性教育

 

  所謂的「計畫性教育」,即是:配合政府當前產業之發展所擬定的教育政策和教學規劃。譬如:為配合電子加工業,就會有「電子科」,為配合拆船業,就會有「電焊科」,為配合工商發展,「法律系」之錄取分數逐年高升….等等。學歷文憑就是人才分配流通的依據,因此,民間流行的一句話:只要好好讀書,畢業後不會擔心職業工作的問題。對台灣來說,這樣的光景,從一九六○年代一直延續到廿世紀末。父母如是經驗,也如是教導自己的兒女,彼此相安無事地一起生活,奮鬥和享受。社會的規範:會讀書的去考大學,不會讀書的去學功夫,較憨的留在家裡種田,各有出路互有用途。

 

全球化

 

  進入廿一世紀的台灣,已經被國際性資本集團所帶來的「全球化」給明顯地壟罩住,首當其衝的即是資本流通中心的「金融業」,開始發揮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 ── 高效率&高獲利。再接著,就是國際性資本集團運作的工具性媒介的「廣告文化」,隨著媒體侵入新一代年輕人的意識中,千瘡百孔地鑿個不停,賺錢的只有一個管道,花錢的卻有百多個洞孔,加上信用卡的推波逐浪,更加速地製造更多的不再是個「自由人」的「錢奴」,被迫拼命地工作只能不斷地清償債款,稍刻不得休息和無法安寧。

緊接著,就是國際性資本集團的賺錢性媒介的「流行文化」,帶動加速消費的風潮,譬如:瘋狂緊跟的追星族,光顧店家的集卡族,守住電視的棒球迷,跪地血拼的明牌迷,沉迷網咖的電動人…..,席捲整個年輕族群,形構一群又一群的「漏水桶」(賺錢的管口只有一個,花錢的孔洞卻有近百個),創造一波又一波的消費高峰。有如黑洞般的吸乾吮盡周遭一切的能量,造成家庭結構不同程度的解體現象。資本核心的迅速發展與邊緣家庭的快速解體,及其所帶來的貧富懸殊的擴大,以及社會穩定的動搖,生命價值觀的矛盾衝突,正是所謂的現代末期之最大表徵特色。

 

屋簷底下的錯亂失和

 

  所謂的「經驗」:是個人現在的活動,是按照過去「歷時性」的經歷過程,所傳承下來的一種「通則」,此通則可提供處於「共時性」現下情境的個人,一種整合性、妥當性的觀點。也就是說,「歷時性」過程中所產生的經驗,可提供給個人作為進入「共時性」現下情境的一個較明確的、適當的選擇。

所謂的「經歷」:是個人過去「歷時性」的經歷過程,與個人現下「共時性」的情境,發生了片的、不連貫的衝突或分裂,導致個人知覺之間的支離破碎,以至於難以提供給自己一種整合性的觀點和妥當性的因應態度,並陷入不知所措的迷惘之中,只能像個瞎子一般,摸石過河,不能預計後果為何

班傑明(Benjamin 1892- 德國)區分「經驗」與「經歷」,作為個人處於後現代社會之中兩種不同的遭遇樣式。

  首當其衝的,正是「尚未崁入社會階層、尚未擁有既得利益」的青少年。往昔可被家長或長輩預期有效的經驗通則似乎失靈無效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連結,經常發生片的、不連貫的、不一致的衝突,意味著生命經驗的失效,意味著個人與社會的分裂,意味著社會結構的支離破碎。「前途茫然、矛盾不安、未來叵測、無有依據」正是現代青少年最是尷尬難耐的寫照!

 

  處在同一屋簷底下的家庭成員之間,各有其不同的生命經歷,也各自產出多樣的生命經驗,而且彼此的經驗互相矛盾、不相融合,最是荒謬的是又須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屋簷底下。雖然家長能夠依靠舊有的社會體制,仍能維持經濟的收益,勉強支撐起家庭功能的正常運作,但是也清楚地感受到自己既往的經驗遭到解體失效的窘境和無奈;相對的,子女所面對的,正經歷著變遷不定、游離失據、徬徨失措的社會解體之考驗,家長對眼前社會現象也未曾經歷過,故而也欠缺經驗,難能伸出援手助其脫困,逐漸呈現出「現代與後現代」轉型期的家庭型式,帶來「屋簷底下的錯亂失和」之現象。

 

現代化轉型至後現代的過程,有三個明顯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錯亂失和的開始:由於科技產品、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和日新月異,青少年的人際網絡迅速地脫離父母的人際網絡,不僅得以自行建立,甚至創建父母的知識經驗之外的「人際網絡、遊戲方式、價值體系」之生活內涵。使得青少年表現出違逆難敎、舉止脫序的態度和行為,令家長錯愕連連、驚駭不堪、難以容忍,以致於互相之間爭論無休,難能和平共處,只能消極地共生共在,勉強維繫著家庭功能正常的運作。

 

第二階段,錯亂失和的原因有二:一是家長原本賴以維生的社會結構,也面臨解體的命運,導致收支失衡無以負擔家庭正常的支出,家庭結構也隨之搖搖欲墜動盪不穩,造成了家庭功能的解體,各自謀生。二是家長不堪子女脫序的行為和違逆的態度,導致精神失調、價值觀異常,不再認為子女是在世期間的親密夥伴,不再認為子女是老年生活的可靠依據,不再以子女作為自己生命的終極延續,於是不再以維繫家庭功能為己任,造成了家庭功能的解體,各自為生。

OskarBri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也許在看完整段MV之後,有些人會覺得我這老人又在那感嘆個不停了。
但是在短短六分鐘的時間裡,這首由Mr. Children所帶來的歌曲,卻是讓我的臉上綻出釋懷的笑容喔


OskarBri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穆斯林問題支配著議題主軸

 

譯者:奧斯不來陳

By Jonathan Mann
CNN

(CNN) – 美國經濟的衰頹在歐巴馬頭幾個月的任期中佔據了主要的地位。

 
歐巴馬(右二)在土耳其進行建立溝通橋梁及景點遊覽的旅途中,參訪聖索菲亞大教堂。

 

但是經過上週在倫敦舉行的G20高峰會之後,歐巴馬這個禮拜則是在土耳其和伊拉克強調不同的論點。

在他忙於解決自家的問題時,他最重要的工作大都集中在伊斯蘭世界。

伊拉克:歐巴馬還沒將他在選舉期間,對伊拉克戰爭所持的反對立場付諸實際行動。現在他正計畫著要撤回美國的戰鬥部隊。但伊拉克的情勢依然十分危險,以至於歐巴馬必須把他的出訪當成是一個驚喜,而在美軍帶刺鐵絲網後的短暫一瞥,也讓他感到十分滿意。美國的勢力真的有辦法順利地撤出嗎?

阿富汗:歐巴馬已經把這場戰爭納入他的義務範圍,他誓言要贏得勝利,並將恐怖分子逐出阿富汗的領土,不讓他們再把這兒當成是庇護所。即使這場戰爭在經過艱困難行的七個年頭之後,已有許多美國人開始沉思著,這是否會成為「歐巴馬的越戰」?

巴基斯坦:歐巴馬團隊將巴基斯坦視為阿富汗的反抗基地,以及爭取美國自身權利的戰場。激進份子威脅著巴基斯坦的國家安定,以及該國核武的管控安全。究竟有什麼最佳解決方案,能讓歐巴馬作出回應?

伊朗:德黑蘭正得意洋洋地進行核武研究。伊朗政府堅稱他們是抱持著和平的動機,但西方的專家卻對此現象提出緊告。歐巴馬承諾過要嘗試所有的方案,「包含軍事行動,以避免他們取得核子武器。」他能妥善處理這個威脅嗎?

土耳其:北約組織中唯一的伊斯蘭國家,土耳其也適度地表達出穆斯林的意見── 對於美國所進行的反恐戰爭感到十分困擾,但又希望能與西方保持合作。美國必須要贏回穆斯林主流輿論的支持。

巴勒斯坦:所有伊斯蘭世界和華府的談話主題,最終都會回到同一個地方。在一連串的挑戰清單上,即使對穆斯林世界本身而言,巴勒斯坦也或許是其最為關切的問題。雖然距離成功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但這將會對當前世代產生全球性的影響。

歐巴馬在他的總統任期之中,必須應付十分龐雜的議題。請優先處理這六個問題。

 

本篇新聞引用自CNN新聞網:http://edition.cnn.com/2009/POLITICS/04/10/pm.muslims/index.html


OskarBri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開行事曆,從劇本分發給演員們也經過將近兩個月了。

 

四月十一日,又是一次萊茵盃的結束,各位的心裡一樣是空空蕩蕩的黯然散場。

 

無論假日或課後,本班的十一位演員在五十幾個日子裡聚在一起排練,在薪傳劇場、在文園穿堂都看得到我們的身影。

 

而編劇組們在劇本的選稿、校稿、編輯上花了多少時間,道具組們在各種巨型道具、飾品、服裝上費了多少心血,相信眾人更一定有目共睹。

 

但我們還是沒能得獎,連一個普通獎項也沒有,連一句好心施捨的安慰也沒有。

(更不用提飲料一瓶都沒有。)

 

nothing

 

just nothing

 

頒獎典禮結束了,幾家歡樂幾家愁,唯G42A是連續兩年都抱著愁思返家的一群。

即使是帶著笑容離開的人,我相信你們心裡也會有一絲絲的失落感。

 

 

 

當再多鼓勵的話都起不了作用的時候。

當再多「沒關係,明年會更好」都起不了作用的時候。

 

我們G42A究竟該何去何從?

我們這個班級的定位到底是什麼?

OskarBri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你,現在在做什麼?

你的理想是什麼?

你已經走在實現它的路途上了嗎?

 

如果答案皆為否。

那就請你找一段可以沉思的時間,想想鄭南榕

 


OskarBri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內容轉載自知名暢銷書作家--九把刀的部落格「參見,九把刀」

文章連結:敬 真正的Rocker,鄭南榕 by 九把刀


 

 真正的Rocker,鄭南榕


這篇為了紀念鄭南榕的文章,我想都沒想就應允下來,只是照常拖稿。

念交大的時候,我上了一堂由呂明章老師開的通識課,課名忘了,好像叫台灣民主政治發展之類的。呂老師放了許多關於「台灣政治事件」的紀錄片給大家看,比如江南案、二二八、白色恐怖、戒嚴背景、開放老兵回大陸省親、乃至三強鼎力的台北市長選舉辯論會紀錄等等……我震撼很大,算是我的民主啟蒙。

其中有一次,坐在教室角落,呂老師放了一卷於言論自由的紀錄片。

我看著螢幕上,數十個全副武裝的警察重重圍困住一棟位於台北市精華地段的公寓樓下,突然,三樓一聲轟然爆炸,巨大的火舌兇猛竄出破碎的窗戶。

我心中一片激動的空白。

一年後,我寫了生平第一部小說「恐懼炸彈」。

在生澀拙劣的筆法中,寫著寫著,鄭南榕竟成了我第一個引述的人。



原文如下:

OskarBri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個由日本人製作的搞笑節目,但節目內容卻剛好與其主旨相反,那就是不准笑

如果你憋不住笑的話,就會被在一旁等候的流氓學生用竹劍狠狠地來上一記!

我相信只要是學過英文(或是日文)的人都懂笑點在哪


OskarBri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中國政府封鎖YouTube;官方指稱影片造假

 

譯者:奧斯不來陳

 

克里斯多福˙柏汀(CHRISTOPHER BODEEN) 報導

美聯社

星期二, 3/2, 2009; 2:46 PM

 

北京 – 一部疑似揭露中國警方暴力毆打圖博抗議者致死的影片,中國當局聲明這是由達賴喇嘛支持者所偽造的。同日,影音分享平台YouTube表示他們的網站在中國已經遭到封鎖。

 

這部影片是在近日才張貼到YouTube上。

握有YouTube擁有權的Google企業發言人表示,他不能對中國政府封鎖該平台的理由作出評論。

 

「我們正在深入調查此事,並希望網站能夠盡快恢復服務 。」Google發言人史考特(Scott Rubin)在電子郵件中向美聯社記者說明。

 

中國政府有時會封鎖YouTube平台,以避免社會大眾接觸到對政府政策的批評或者一針見血的評論。北京的使用者表示,他們在上個星期二便已經無法成功進入YouTube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引用圖博地方政府一位身分不明的官員的言論,這名官員指出,該影片的源頭指向圖博人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所領導的流亡政府,而影片的內容也是剪接製作而成的。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該影片內容顯示在去年314日,一場發生於圖博首都拉薩的暴動之後,有一位名叫坦達(Tendar)的圖博人被警方痛毆致死。但是新華社指出影片裡出現的並不是坦達本人,片中所拍攝到的傷口也是假造的。

 

「達賴組織過去一向在杜撰謊言欺瞞國際社會,而製作這部影片的意圖就是為了要蒙蔽314日暴動的真相。」新華社引用該官員所說的內容。

 

YouTube被封鎖時,中國政府並未對此作出正面回應。當記者進行詢問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很多人都有錯誤的印象,認為中國當局害怕網路;但事實上剛好相反。

 

OskarBri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賴喇嘛遭到南非政府拒絕入境

 

譯者:奧斯不來陳

Dalai Lama in India, 11 March

北京力阻達賴喇嘛前往南非訪問


主辦人表示:「在南非政府當局拒發入境簽證給達賴喇嘛之後,這場會有許多諾貝爾獎得主共同參與的全球和平大會,將無限期延期。」

 

這場會議原訂本週在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主辦城市──舉行。

禁止達賴喇嘛入境一事引爆了論戰,南非政府被指控在中國的壓力下低頭。

南非榮譽總主教屠圖(Desmond Tutu)、前總理戴克拉克(FW de Klerk)宣布退出大會以示抗議。

無視於外界對此事的爭議,政府發言人梅斯比(Thabo Masebe)表示:「從現在開始直到世界盃,不會發放簽證。」

他向BBC的記者表示,沒有其他的政府強迫南非當局作出此一決策。

他辯稱,之所以拒發達賴喇嘛的簽證,是由於達賴的出席,「在此時並不符合南非的國家利益。」

南非政府發言人也對路透社表示,達賴喇嘛的出現可能會轉移世足賽的焦點。

 

「和平的精神」

原訂於週五舉辦的和平大會,討論內容是該如何藉由足球消彌種族主義以及仇外意識。

但是2010年南非世界盃足球賽的主辦單位負責人柯薩(Irvin Khoza)表示,和平大會將無限期延期。

「與會者們基於和平的精神,決定將會議延期,以確保和平大會是在有利的條件之下舉行。」引用自他對法新社的發言。

柯薩坦承,政府曾經「勸告」達賴將他的拜訪延後到世足盃冠軍賽之後。

曼德拉的孫子、和平大會主辦人其中之一,表達了他對大會取消的失望。

OskarBri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