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社會潮流與流行文化

 

計畫性教育

 

  所謂的「計畫性教育」,即是:配合政府當前產業之發展所擬定的教育政策和教學規劃。譬如:為配合電子加工業,就會有「電子科」,為配合拆船業,就會有「電焊科」,為配合工商發展,「法律系」之錄取分數逐年高升….等等。學歷文憑就是人才分配流通的依據,因此,民間流行的一句話:只要好好讀書,畢業後不會擔心職業工作的問題。對台灣來說,這樣的光景,從一九六○年代一直延續到廿世紀末。父母如是經驗,也如是教導自己的兒女,彼此相安無事地一起生活,奮鬥和享受。社會的規範:會讀書的去考大學,不會讀書的去學功夫,較憨的留在家裡種田,各有出路互有用途。

 

全球化

 

  進入廿一世紀的台灣,已經被國際性資本集團所帶來的「全球化」給明顯地壟罩住,首當其衝的即是資本流通中心的「金融業」,開始發揮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 ── 高效率&高獲利。再接著,就是國際性資本集團運作的工具性媒介的「廣告文化」,隨著媒體侵入新一代年輕人的意識中,千瘡百孔地鑿個不停,賺錢的只有一個管道,花錢的卻有百多個洞孔,加上信用卡的推波逐浪,更加速地製造更多的不再是個「自由人」的「錢奴」,被迫拼命地工作只能不斷地清償債款,稍刻不得休息和無法安寧。

緊接著,就是國際性資本集團的賺錢性媒介的「流行文化」,帶動加速消費的風潮,譬如:瘋狂緊跟的追星族,光顧店家的集卡族,守住電視的棒球迷,跪地血拼的明牌迷,沉迷網咖的電動人…..,席捲整個年輕族群,形構一群又一群的「漏水桶」(賺錢的管口只有一個,花錢的孔洞卻有近百個),創造一波又一波的消費高峰。有如黑洞般的吸乾吮盡周遭一切的能量,造成家庭結構不同程度的解體現象。資本核心的迅速發展與邊緣家庭的快速解體,及其所帶來的貧富懸殊的擴大,以及社會穩定的動搖,生命價值觀的矛盾衝突,正是所謂的現代末期之最大表徵特色。

 

屋簷底下的錯亂失和

 

  所謂的「經驗」:是個人現在的活動,是按照過去「歷時性」的經歷過程,所傳承下來的一種「通則」,此通則可提供處於「共時性」現下情境的個人,一種整合性、妥當性的觀點。也就是說,「歷時性」過程中所產生的經驗,可提供給個人作為進入「共時性」現下情境的一個較明確的、適當的選擇。

所謂的「經歷」:是個人過去「歷時性」的經歷過程,與個人現下「共時性」的情境,發生了片的、不連貫的衝突或分裂,導致個人知覺之間的支離破碎,以至於難以提供給自己一種整合性的觀點和妥當性的因應態度,並陷入不知所措的迷惘之中,只能像個瞎子一般,摸石過河,不能預計後果為何

班傑明(Benjamin 1892- 德國)區分「經驗」與「經歷」,作為個人處於後現代社會之中兩種不同的遭遇樣式。

  首當其衝的,正是「尚未崁入社會階層、尚未擁有既得利益」的青少年。往昔可被家長或長輩預期有效的經驗通則似乎失靈無效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連結,經常發生片的、不連貫的、不一致的衝突,意味著生命經驗的失效,意味著個人與社會的分裂,意味著社會結構的支離破碎。「前途茫然、矛盾不安、未來叵測、無有依據」正是現代青少年最是尷尬難耐的寫照!

 

  處在同一屋簷底下的家庭成員之間,各有其不同的生命經歷,也各自產出多樣的生命經驗,而且彼此的經驗互相矛盾、不相融合,最是荒謬的是又須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屋簷底下。雖然家長能夠依靠舊有的社會體制,仍能維持經濟的收益,勉強支撐起家庭功能的正常運作,但是也清楚地感受到自己既往的經驗遭到解體失效的窘境和無奈;相對的,子女所面對的,正經歷著變遷不定、游離失據、徬徨失措的社會解體之考驗,家長對眼前社會現象也未曾經歷過,故而也欠缺經驗,難能伸出援手助其脫困,逐漸呈現出「現代與後現代」轉型期的家庭型式,帶來「屋簷底下的錯亂失和」之現象。

 

現代化轉型至後現代的過程,有三個明顯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錯亂失和的開始:由於科技產品、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和日新月異,青少年的人際網絡迅速地脫離父母的人際網絡,不僅得以自行建立,甚至創建父母的知識經驗之外的「人際網絡、遊戲方式、價值體系」之生活內涵。使得青少年表現出違逆難敎、舉止脫序的態度和行為,令家長錯愕連連、驚駭不堪、難以容忍,以致於互相之間爭論無休,難能和平共處,只能消極地共生共在,勉強維繫著家庭功能正常的運作。

 

第二階段,錯亂失和的原因有二:一是家長原本賴以維生的社會結構,也面臨解體的命運,導致收支失衡無以負擔家庭正常的支出,家庭結構也隨之搖搖欲墜動盪不穩,造成了家庭功能的解體,各自謀生。二是家長不堪子女脫序的行為和違逆的態度,導致精神失調、價值觀異常,不再認為子女是在世期間的親密夥伴,不再認為子女是老年生活的可靠依據,不再以子女作為自己生命的終極延續,於是不再以維繫家庭功能為己任,造成了家庭功能的解體,各自為生。

 

第三階段,即是進入錯亂失和之後的重整:原本舊有的家庭價值觀與秩序感破滅之後,新的家庭價值觀與秩序感被迫納入國家體系之中重新建構,導致家庭不再是社會國家的基本結構,家庭成員與成員之間重新建立起彼此之間的新關係,逐漸被國家制度所取代(以國家制度作為核心),如健保、勞保、國民年金、社會福利制度。家庭所扮演的社會角色漸次逐一地瓦解,終而被國家制度和行政官僚所取代,進而邁向「後現代」社會的國家時代(因此,社工人員的擴編勢在必行)。

 

 

後現代的特徵

  在現代性的危機之下,正常變成非正常,理性變成非理性。現代性使得人人都有挫折感,但也導致過去曾被忽視的,在權力上處於劣勢的「邊緣群體」(marginal groups)有機會表達自己。若從此角度來看,後現代正是「強弱、高低、貴賤」雙方融合的時代,而雙方融合的順利與否,則必須建立在彼此是否能夠「相互尊重、對話溝通」。倘若,現代性是以「矛盾對立、階層撕裂、衝突動」作為結束,那麼,後現代的來臨,正意味著「消解對立、相互溝通、重建新制」行動的開始。個人生命的重塑、家庭成員的重塑、教育體制的重塑、稅制的重塑、預算的重塑、福利政策的重塑等等,正是後現代社會最為迫切的基礎工程。

 

後現代的社會主軸

1、家庭結構的轉變。

2技職認證優於學歷文憑。

3、創造力的提升和個人色彩的凸出。

4、切入點的選擇(語言能力、傳銷事業、網路世界)。

5、環保儉樸的生活方式。

 

 

1、家庭結構的轉變。

  從「現代」轉型至「後現代」的過程中之最大特徵,即是「不確定性」與「非理性」。似乎一切原本的社會秩序和規則,都正面臨著動搖和變異當中,新的出路或發展,都不在原本的預期或推理當中。父母的權威性,經不起現實的考驗,紛紛失效無用而被拋入廚餘桶內;家庭功能的可靠性,亦經不起社會變遷的折騰,紛紛失效無用而被國家制度給取代。加上學校教育的時間延長:幼稚園小班(1年)、中班(1年)、大班(1年),小學(6年),中學(3年),高中(3年),大學(4年),研究所(23)=共計2122年,完全涵蓋整個人格養成的過程。

 

  倘若進一步地觀察則會發現,在整個廿幾年過程中,孩子的成長經驗就是:只顧著讀書、考試、各種檢定、基層特考、高普考、留學考試,缺乏實際生活經驗。其餘的就是「飯來張口、缺錢伸手」的寄生方式,或是「配合流行、跟上時代」的消費生活,極盡花費之能事;自身不僅欠缺閱讀「自然符號」的能力,對週遭事物的變遷毫無警覺,當然心中也不會有何妥當的因應策略生起;又遭逢全球化大環境的激烈改變,父母輩的經驗也失效無用。這批過慣安逸生活的年輕人只能「瞎子摸石過河」各憑運氣,走一步算是一步,不知自己未來的處境結果為何?今天該做什麼呢?活著就是!

 

  再反觀父母輩的處境,若其職業屬於軍公教保障性工作的尚可穩定,但是,也被這個高消費性質生活的社會結構給侵蝕得只能勉強維持平衡。其它的工作都得面臨全球化帶來的突如其來的巨浪之挑戰或淘汰,其所屬企業的轉型或遷徙,嚴重造成家庭和經濟的變動與不安,有的企業甚至關門倒閉,造成失業停薪以至於難以因應家庭原有支出,加上就職轉型的困難,無有能力對應和改善自己失業的現狀,雪上加霜寸步難行。

  原本穩定的家庭生活結構,在「不同價值觀」和「經濟大變動」的兩大巨浪間被包抄襲擊得分崩離析大幅改觀,父母子女相互之間的牢固關係也嚴重地鬆動。究其根源:即在資本集團所建構的「高消費性質的生活方式」帶來「收入不足產生的變動不安」。

 

  我們必須看清楚自己所處的社會情境,即是:高消費性質的生活方式=造成收入不足的變動不安。唯有如此,才得有機會知見到「提倡環保儉約的生活+抗拒廣告和流行文化」的必要性,進而建構自己的「資本交換」的模式,如此才得有能力掙脫和超越資本集團所設下的種種陷阱和層層束縛,安身立命享受自己的家庭生活。這即是「後現代主義者的積極態度與生命意義。處在台灣目前的教育體系中,執行教育決策的官僚體系,由於自身擁有保障性的職位和收入而缺少危機意識,以至於至今面對全球化所帶來的種種巨大變動,造成民間社會和家庭結構上的衝擊,尚未有任何明顯的體認和具體的因應,不知現今的課程內容已經遠遠地脫離真實現狀,這種「電動玩具般的教育」(虛妄無實)將更加惡化台灣社會未來的發展。有智之士只能自求多福,教導自己的孩子及早準備如何因應之道!

                                                  父親 2009/04/02 於家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skarBri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